扎根基教27年,“以情育情”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 来看这位“云朵校长”和她“爱的学校”
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依托所在学校紧邻“中共一大会址”特点,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史。
她倡导情感教育,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
她坚持推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担任市郊乡村学校校长三年,将其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
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采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她还是学生口中的“云朵妈妈”、家长眼中的“秒回校长”、老师心中的“铁人校长”……
她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时代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吴蓉瑾。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云朵校长”和她“爱的学校”——
理想信念的播种者——
“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茁壮成长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这里毗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党史学习资源。
中共一大会址距离学校步行只需15分钟,在吴蓉瑾看来,这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的课堂。
“要是讲解员跟我们一般大就好了。”在一次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这句话让她产生了很多思考。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第一个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红喇叭”。她带领学生们一同学习党的历史、一同讨论撰写讲解稿、一同磨炼演讲技巧,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走近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树牢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历经十余年,这一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创新举措已成效凸显,“红喇叭”社团已培养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过千场。这些平均年龄10岁的“红领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传承路上的小不点”,他们精神抖擞、声情并茂的讲解,常常能够吸引一大批观众“围观”,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家观众们的一致喜爱,已逐渐成为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吴蓉瑾校长与小讲解员们一起打磨讲解稿
现任中共一大纪念馆小小讲解员,三(5)班的黄业凯说,自己家就住在中共一大会址附近,小时候经常跟父母去那里参观。“自从我入小学,就知道我们有个‘红喇叭’小小讲解员队伍,非常有名。说它有名是因为爷爷曾经把报纸上的报道读给我听过,我也听过‘云朵校长’的介绍。我曾经看见过哥哥姐姐们的展示,也跟着他们去过一大会址听他们讲解。”就这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小讲解员”的念头,在黄业凯心中萌芽。经过努力,他顺利通过了选拔,在二年级时入选了小小讲解员社团,成为一名光荣的小讲解员。
加入社团后,黄业凯了解到一大会址的讲解稿是哥哥大姐姐们自己编写的,儿童版讲解稿通俗易懂,此外还有英语版、沪语版、连环画版本,为的就是吸引更多小伙伴来到红色场馆参观学习。而从他这一届开始,哥哥姐姐们开始研究快板,“也许因为我长得虎头虎脑,看上去灵活可爱,就成了首位用快板的小讲解员。”
为了更深入理解台词背后的故事,小讲解员会经常向“云朵校长”、老师请教关于中共一大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校长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细致而又耐心地为大家讲解一大的光辉革命事迹,讲述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新馆建成,校长又带我们去新馆讲解, 已经毕业几年的讲解员大哥哥也给我们做了示范和指导。校长看到哥哥带学弟的情景,也为我们感到欣慰。”
16年来,小讲解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讲解方式也从普通话讲解,拓展了沪语、英语讲解,还创新了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而陪伴着小讲解员的吴蓉瑾,却始终坚守如一,放弃了每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着学生们每一次的精彩绽放。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经成为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全校1330名学生均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
情感教育的倡导者——
有困难找“云朵妈妈”
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完整人格。2004年起,她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
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她还开设了上百节情感教育示范课,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吴蓉瑾倡导因材施教,她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个“穴道”,这个“穴道”可能是特长、可能是兴趣点、可能是隐藏的情绪、可能是独特的品质,找准这个“穴道”点下去,学生的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了。
吴蓉瑾校长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情感教育课
在吴蓉瑾的同事兼“徒弟”贺春秋印象中,自己上的第一节情感教育课叫《爱护我自己》,因为开学第一个月她就在上班路上摔跤受伤了,小朋友们天天看她拄着拐杖,印象深刻。伤好后,吴蓉瑾指导她把这个鲜活的案例变成情感教育的素材。她和学生坐在一起,各自交流着受伤的经历,互相提醒,彼此关心,那些温馨的情景,十几年了还历历在目。
“学雷锋不是3月5日这一天。” 吴蓉瑾的这句话让贺春秋记忆深刻。她说,每逢中秋、重阳,师傅都会把白发苍苍的老劳模请到校园,还组织小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不仅聆听的孩子们深受感动,劳模们自己也热泪盈眶。
2016年,吴蓉瑾把坚持在深山关爱留守儿童的无臂老师江声发老师请进卢湾一中心小学的课堂和孩子们交流。在指导贺春秋上好这节情感教育课时,她又说:“情感交流是双向的,江老师来到教育改革的前沿高地黄浦,他会有很多收获。而我们从这样一位质朴而坚持的老师身上,也一样能学到许多。”
因为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每位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作为纪念,上面写着“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除了经常与在校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交流,还有很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会慕名找到吴蓉瑾帮忙,希望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教育难题。尽管这些工作占据了她大量时间,但吴蓉瑾都非常乐意提供帮助,她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除了及时提供帮助,还要给予温暖的关怀,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会积极面对挫折,成为适应社会、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的人。”
大爱无疆的践行者——
将乡村学校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育均衡发展是吴蓉瑾“教育梦想”的重要内容,将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的成果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是她的一贯追求。作为教育部信息化资源库专家,她担任了校长工作坊主持与培训任务,多次到青海、贵州、陕西、四川、重庆、云南等省的教育薄弱地区,为万名校长提供在线学习,积极为当地教师开展培训。
她牵头承担了上海市松江区、奉贤区2所市郊学校8年的委托管理任务,以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山中心小学的重建和支援工作,受助学校教学质量进步明显,学生学业成绩均由区内、县内末端变为名列前茅。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学校刚开办时,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当时只有六个教学班,整个校园空空荡荡的。而现在家长们都想着办法要把孩子送到卢一实小,还有不少人来打听,怎样可以到这里来读书。说起这点,学生隽潇然的父亲感慨道:“想起四年前,当时新校园刚刚启用,而自己的女儿又是完全零基础入学,女儿会不会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会怎样,曾让我感到迷茫。而今天的她,尊敬师长、乐于探索,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成为了我心目中理想的模样。”
吴蓉瑾努力构建“融入情感教育”的现代课程体系,凸显“情感教育”的办学特色,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能力、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服务,开设棒垒球、功夫扇、木艺课、军事历史、电子射击、足球、羽毛球等70多门本校兴趣课程。依托学校课程建设,卢一实小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少教师都获得了教学评比、骨干教师的奖项。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卢一实小大队辅导员谭珂,虽然跟吴蓉瑾只相处了三年多,但是心中关于吴校长的故事却一个接一个。“大家都称她为‘铁人校长’,但其实她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记得那次孩子们疫情返校,吴校长还是一如往常地站在那里,和每个孩子打招呼,但仔细一看她的左手靠着身体不动,而且脸上也多了几分憔悴,后来才知道她的手臂扭伤了,而且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去医院挂水,但她却什么也不说。”
智慧校园的先行者——
培养一届届有温度的“云端少年”
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同样受到关注,吴蓉瑾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目前,学校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已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在国家级信息科技相关竞赛中共获奖30个。
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云厨房”课程每个功能区域有媒体的视频,学生们可根据需要调整学习进程。可以监测到动态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云手表”让体育教师将告别“秒表+纸头”的测评模式,有效帮助老师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科教导徐继红,作为“云课堂”的全程参与者,和云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见证了吴蓉瑾一路探索的过程。
吴蓉瑾校长和老师一起规划学校信息化工作
在徐继红记忆中,十一年前吴蓉瑾就敏锐地捕捉到教育信息化的育人价值,以信息化助力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首创教育信息化品牌——“云课堂”,即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空间。
2009年至今,“云课堂”历经了1.0、2.0直至现在的云课堂3.0版本。而就此,吴蓉瑾也被大家亲热地称为“云朵校长”。她很喜欢这个昵称,她说云朵高高飘在天上,望得很远,像她想成事的高远志向,而云朵又是软软的,像她永远温暖而柔软的内心。“人们总觉得技术是冰冷的,但吴校长想做的不是技术,而是借技术之力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
渐渐地,吴蓉瑾在推动全校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自成一派,将“云课堂”序列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学校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合作学习的“云课桌”、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的“云朗读”、呈现学校历史的“彩云墙”、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身体机能的“云手表”、开展劳动教育的“云厨房”、展示学生手工作品的“云展馆”等,将学习生活与移动应用完美契合。随着首批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上海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项目逐一在学校落地,学生们成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
吴蓉瑾一直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关注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她常常把为学生勾画“数字画像”比作放篮子,当将一个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各类数据汇总起来,放进了一个篮子,再经过老师的观察、分析、调整,再运用,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有积极作品的指导,而这种以立德树人为本色,以情感教育为底色,让信息技术扮演核心角色的育人新模式,最终培养出了一届又一届有温度的“云端少年”。
记者 顾力丹
本文图片由黄浦区教育局、何思哲 提供
编辑 卞臻琳
沙画、布堆画、分格漫画… “古诗文书画大会”临近尾声,投稿作品惊喜不断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上海学友书店官方线上商城
《少年日报》及更多其他精彩内容
现已上架!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点这里
《古诗文专辑》
点这里